订个小目标:写点代码,拯救智商

想让自己勤快一点,所以决定写个小项目。

目标:把现在狐友里的Feed尽可能多的打上内容标签。

要做的事:

  1. 把图片和文字用机器转成标签,并支持训练;
  2. 支持对图片和文字的人工打标签;
  3. 存到NoSQL数据库(暂定CouchDB);
  4. 封装一个完备的查询接口,供用户图谱、推荐算法系统直接调用。

看看两周能不能写个架子出来。

谈婚姻对家人的影响

婚姻对自身生活和家庭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最近经历了两桩案例。
第一个不提及背景,简单来说,因为与媳妇的矛盾,父亲的早逝,婆媳不合,母亲的强烈控制欲使他精神极度敏感和不稳定,无法在母亲和媳妇争夺抚养权的战争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他甚至无法与这个世界的其他人正常沟通,在过去一年做了N份工作都在试用期与公司产生冲突而离职。
第二个离我比较近了,是和我爸一个大院长大的叔叔,和爱人多年不合,情绪受到压抑,因而甩下妻儿离婚出走,远去陕西打工,其实他身上同时还患有绝症。之后便是再婚,私生子等电视里常放的狗血剧情。不美满的家庭导致他的孩子在精神上也出现了偏执,他儿子曾坚持只考清华北大复读了两年,之后又因为大学专业不合胃口退学复读。毕业后总算有了份稳定的工作,留在南京的银行,他母亲为了安顿他,省吃俭用买了房子,结果被他偷偷卖掉去炒股,现在更是辞职回家,抛下在南京已经为他买好房子待嫁的小女友。今晚收到叔叔在他乡的死讯,我的大脑一时空白,直到夜深人静了,才敢把回忆翻出来。
珍爱身边的平静与美好吧!从心底去感恩,做一个善良的人,不要让自己的自负、任性、心理缺陷成为别人的负担,因为无论你在做什么,都在影响着家人、同事和朋友生命中的每一天。

关于沙龙

在看旅游卫视,采访北大法语系主任,谈到沙龙是来源于18、19世纪的精英贵族文化,一般由家庭的女主人发起,在很私密的环境(比如客厅),邀请高端人士进行文艺作品交流、诗朗诵、话剧表演、厨艺展示等。后来某些国王将自己最大的客厅开放给公众进行艺术交流,就变成了展览。
沙龙类似微信的朋友圈,氛围是分享赞赏,没有谩骂;而展览类似微博,偏重传播和批评。节目有种论调,认为当前国内很多沙龙缺乏私密和高端的特质,滥用了概念。我认为,当今文化圈的展览相对较少,民间存在强烈的交流需求,促进文化的多元化无可厚非。最后还是希望媒体能对民间文化进行强势引导。像去年的舌尖上的中国就不错,让国人领略了中华美食文化的丰富与细腻,然而缺乏更加立体的运作,使这档节目可能无法最终成为类似Lonely Planet的文明成果。希望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等强势媒体平台能利用图书、网络等渠道为当代中华文明的沉淀做一些努力,这是人文精神和娱乐精神的本质区别。

中国联通优惠活动的糟糕设计

image

以上是我在地铁里拍到的“联通2G,双喜临门”的活动广告,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有以下几个问题:
1. 用户的核心预期收益不明确,至少五秒之内无法识别并找到可以口碑传播的关键词。
2. 打一赠一和送时长两个子活动一下子看不出来区别。
3. 子品牌太多了,应该突出重点,如果某些品牌受益很小就可不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