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说我表妹的学校天津师大有一名女生被两辆汽车撞死了。前阵子去看她的时候,还在天津师大的华苑新校区转了一圈,晚上八点多钟的时候,马路上已经看不到几个人了,路灯很暗但路很宽,于是不难想象司机会肆无忌惮的在校园里疾驰,发生事故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半年前母校南开的校园发生过一件挺著名的砸车事件,说的就是一辆小汽车在校园里如入无人之地,撞到了学生还撒泼耍横,于是围观群众几百人上前把车虐烂了。看了第一段后,大家应该很能理解他们的举动了吧?有人说,太愤青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事情不走极端是解决不了的。
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天津。不少天津的司机经常抢红灯、轧实线,甚至轧着双黄线调头,只要他们认为这样走没有问题,就会这样走,对他们来说,所有的交通规则仅供参考。可能摄像头的数量再多些,会有点好处吧。
分类: 杂谈酷评
10,000 BC
昨天晚上看了《史前一万年》,感想如下:
代表正义的原始社会野蛮人战胜了代表邪恶的奴隶社会野蛮人,说明一个好的团队很重要:半裸男主人公达雷同学拯救了处于低潮期的剑齿虎,使得后者对他产生了有效的回报,并取得了团队成员的信任;达雷首先对团队设定了一个目标,就是要战胜共同的恐怖分子——外族,使得大家能够同仇敌忾;在执行力方面,达雷多次强调“fight as one”,也是讲究在协作中达到效率最大化。
动物出现频率太低:猛犸总是成群出现,而且都一般大;剑齿虎就出现了几分钟,戏份太少;恐鸟还是满生动的,只是没见它们飞过。
埃及广电总局可能会禁播此片,因为影片后半段疑似是埃及金字塔的建筑工地。其实我觉得更像玛雅金字塔,但是玛雅遗迹附近似乎没有这么多沙漠。
票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的手机号贴到piao.kooxoo.com,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的手机号贴到piao.kooxoo.com,因为那里是地狱。” --《外地人在北京》
火车是唯一几乎不受天气影响的交通工具了。据说倒票是个很靠谱的商业模式;据说铁路员工从来不倒票,但票贩子都是正规铁路院校毕业(参考资料);据说为了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回家过年,春运引入了竞争机制,十二个人里最身强力壮的才能上车;据说火车票实名制很不可行,因为铁老大工作效率已经很差了,就别再难为它了。
晚上看到家门口的售票处又排起了一百多人的长队。我每次看到人们被迫选择某种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感到一种无奈:规则总是一部分人制定给另一部分人的,你觉得它很丑陋却不得不去执行,有时还要卑躬屈膝的说上几句好话,这几句假的好话,在一百个人各说了一百次之后,所有的人就都认为这是真理了。这是因为,一个稳定的社会,并非绝对公平的社会,而是若干个利益集团之间能通过一系列规则互相制衡的社会。当打破规则的成本远大于忍受规则的成本时,世界就和谐了。
论流程
不可否认,一个公司要想拥有强大的生产力,团队协作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而团队协作能否有效,流程很重要。这个流程包括上下级的沟通方式,以及同级员工之间的沟通方式。
接触过几种不同的公司管理模式,有些很浅显的认识,于是随便侃侃。没有学过管理课程,不要见笑。
第一种是僵化的树状管理,流程完全是自上至下的传达。这种管理能否成功,依赖于领导的水平,以及对下级资源的支配能力。但领导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于是这样的公司可能会变成少数人的天堂,多数人的地狱。领导的权力不容易得到制衡,个人色彩严重。例如一件事情需要两个部门协调解决,那么能否办成,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部门领导间的配合程度,这样,一旦工作出现问题,可挽回的途径和余地都有限。
第二种是小公司的作坊式管理,流程不确定。可能哪几个人有时间,就把他们捏到一起做事。这是一种敏捷的工作模式,可他们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站在领导的层面上看问题,导致做出的成果不能给公司带来最大的效益。例如:基层员工不了解其他同事是否已经做了相似的事情,不了解哪些同事可以帮助他们,不了解他们的工作与哪些人的工作可以结合。导致最后做出了一个个小项目,且无力整合,复用性和结合性差。
第三种是垂直型管理,职权分明且执行力强。这样的公司还是分部门的:部门间利益互相制衡,任何部门对其它部门都拥有对等的权利和义务;部门内树状管理,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唯一上级,汇报考勤、绩效和工作情况,但具体到每个不同的业务,又会形成一个个项目组。项目组内有各个部门的相关成员,且由一个独立的项目经理带队,在项目作用域内支配项目组各个成员的人力资源。也就是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被赋予了跨越部门边界的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大大减少部门间沟通成本,且不影响公司整体运作情况。当然,项目经理与各个部门经理间对资源的争夺也会构成矛盾,良好的排定优先级,才能使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
个人比较倾向第三种。在第三种模式中,组织形式不会松散,且沟通成本被有效降低。部门间的壁垒被打通,有利于员工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整体生产力可以提升几倍。
抽别人身上的血卖钱
劳动节谈谈法制建设
今天没事翻了翻相关的法规,随便说说。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找到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这个“连续工作”,是指工龄超过一年呢,还是指员工在某企业连续工作时间超过一年?不得而知。另外,并没有找到其它关于年休假的地方性法规。
接下来是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那么,有些公司因员工迟到的罚款,是否属于克扣工资范畴?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什么是“社会活动”?我请假一天去参加×××汽车工业展览会,公司会支付我工资吗?不得而知。
接下来看了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首先看到第十条:“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二十五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这个很多公司都没有执行吧,至少我们公司没有。另外还有很多跨国公司拒绝在中国设立工会。《工会法》的可操作性并不是很强。
总之呢,我国的法制道路还有太长的路要走。另外一方面是政府的执行力有待加强:中央很多好的政策,到了基层,就变成一张废纸,地方领导可能不愿意执行,或者,没有办法执行。我父亲是华北油田一名人事干部,以前翻看他带回来的上级文件时,就看到很多不合实际情况的规定,这就导致基层干部与群众的矛盾日益积累并恶化。
记得当时油田实施“买断”政策的关键时期,每天都有人用左手写些反动和仇视国家的文字,贴在各个小区的门口。其实很多人通过买断政策还是得了不少实惠的,他们拿着若干万元钱离开经营状况不好的油田企业,出去自谋生路,有的人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那些病残的普通工人,尤其是女工,在被迫买断后失去了创造财富的能力,并且,由于成了“自由人”,失去原有的福利保障,给社会带来新的隐患。前两个月我坐矿区的班车回北京,里面有半车人都是来石油部上访的,有的人早已成了上访专业户。他们对各个部门的领导了如指掌,且有自己完善的“斗争策略”。例如:在遇到保安拦截甚至推搡时,要主动倒下并称自己有心脏病史;主动要求某些“掌握实权”的领导出来对话,这样地方的领导就会被立刻电话叫到北京来“解决问题”。不过他们真的快进入绝境了,很多人一个月的生活费还不到五百元,且都有不同程度的患有各种疾病,在这种情形下,还主动互相提醒“不要首先动手,就事论事”,已经十分可敬了。少一个油田领导的月工资,就足够解决他们的困难了,社会分配不公啊。
说到底,社会保障要靠法律约束,但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层面上,过度依赖立法已经显得十分虚弱,“执行力”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所以现在大力提倡“三个代表”,大力打击各种腐败现象,都是为了提高执行部门的工作水平。而整个执行体系本身是否也存在改革的空间呢?我认为转变部分执行部门的工作职能,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一个良策,将“收容所”变为“救助站”,就是很好的例子。我预计今后几年内,教育和医疗体系将以转变部门职能的方式实施改革,例如:不发达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机构可以采取接受兼并的方式获取更多的资源;部分医院取消售药业务,而更致力于提供良好的医疗方案。
(请勿转载)
是礼节还是扭曲的自尊?
在卫生间狭窄的过道里跟拿着工具的保洁师傅擦肩而过,我很自然的让开了半个身子,他突然很意外的必恭必敬的跟我说道:“谢谢啊,不好意思!”
中国人是很懂得礼节的,并把这个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不同行业的人之间平等交往,希望一切争吵都能够以谈判的方式和解,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给身边更需要座位的人让座,等等。但反过来作为受益方,如果对方对你的礼节超过了你的预期,你会用什么样的心态看待呢?
一幢5A写字楼里的清洁工师傅,其实在同行业里算幸运的,因为在这里工作的人素质比较高,不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过多的麻烦,也没人瞧不起他们,大家都以和谐的方式共处着。
但他们害怕失去这些,因为没了手中的拖把他们就会立刻品尝到寒风的味道--他们不会像我们这些热血的年轻人,可以愤然辞职随后另寻高就。于是他们把自己的尊严扭曲着,谨小慎微的生活在富贵的世界里,他们用自认为高尚的品德去同另一个世界的人交流。越是害怕失去,越会变得更加小心。
他们的精神世界是贫瘠的,请尊重他们,不要因为代表他们身份的衣着而歧视他们,他们的父母可能瘫痪在床上,他们的子女可能还在为买一支钢笔而发愁。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另:春节快到了,如果看到你的工作地点附近还有人跪在冰冷的人行横道上乞讨,请多给他们一点关怀。他们还着前世的罪孽,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权利享受今世的生活。
Google Adsense与我爱南开站厚重的蜗牛壳
蜗牛的身上驮着一个又硬又厚的壳。虽然蜗牛爬起来很慢、很累,但是也要驮,因为没了壳就没了命。其实蜗牛并不确定没有壳就一定没了命,但它为什么从不尝试裸奔呢?因为它妈妈生下它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妈妈说过的,就一定不会错。
我爱南开站就像一只大壳的蜗牛,能够抵御八级地震和AK47天灾人祸般的袭击,一有风吹草动就缩进小窝,待到春花烂漫时,再不慌不忙的蹭到树根草丛下,与情人共度良宵。蜗牛不会想到陨石之类的庞然大物会眷顾它,因为到那个时候,它想跑也跑不了,不如不想罢。总之,它仍然活着,并慢慢的爬着。
这时,少数对网站推广有一定研究的朋友发现,在Google浩瀚的海洋中,已经拥有我爱南开站近10万页的存档,而且这个数目还在不断增加,它的PR值已经达到了6,开始向准门户方向靠拢。如果在我爱南开站上放置Google Adsense广告条,必定会有不菲的收入,这个收入可以用于日常站点活动的开支,为公益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一些站点管理员于是忙不迭的将申请来的Adsense代码扔进了查看文章的页面,并公告称,Google Adsense试运行。一石激起千重浪,在论坛上很显然的引出了“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巅峰对决。历来论坛上吵架的场地上有三拨人:两拨对砍,剩下一拨看热闹,洒盐水,或者假同情。改革派无非是想通过这个获取一些收入,至于收入怎么分配,自然是投向公益活动,而且区区几千块钱也不至于腐败到跟学生会似的,最多报销点网络流量费用呗。保守派当然是暴怒于这种贴在他们脑门上的小广告:“BBS嘛,我们不要商业化,你看站规××条,都说了不许赚钱的,你们还搞,怎么有脸面对当初BBS的创建者呀,他们当初是为了钱嘛?现在的站长啊,都是扩招扩的,看看成了什么样子……”,这非常容易理解,毕竟自己白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没拿到实惠又没有选择不看的权利,当然要反感了。
且不提校党委宣传部对这个新生事物的不了解,且不提校团委对零花钱的孜孜追求,企图从中捞一笔的丑恶嘴脸,单是学生这方,对这个事物的理解就因其出自不同的利益而变的不同。学生,永远是最幼稚、最没有社会地位的人群,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受其它因素的制约,但他们又永远是最有创造力的人群,能够感受到社会带来的压力,并试图改变现状。从这个事件表明,很多人在为站点的发展做出着努力,但有人不理解,抱残守缺的思想仍然占有很大比重,因为老人们认为那是原则,打广告,就是商业化,是不对的,你们赚了我们网友的钱,还不知道要用到什么地方呢,日月光华的前车之鉴,那是教训,而不是经验!
我支持这次放置广告的行为,理由也不想多说,反正都是那些陈词滥调,只是希望人们都能够跳出原来旧的框框,多学会了解一些新生事物,然后再参与相应的讨论,或许会更有说服力。我心痛于一些蜗牛壳内本是同根生,同样为了一个站点发展而献计献策的网友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不惜像泼妇那样骂来骂去的处事态度,骂了半天,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只是让大家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吗?他们缺乏在平和的心态下实事求是讨论问题的基本素质,必将在现实中付出相应的代价。
后经内部人士依据几个小时的试运行结果发现,这个Google Adsense每月可以为蜗牛带来四位数(人民币)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