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个月内,CC将与Freemail、网摘、日历更加紧密的结合。我们寄希望通过服务的横向联合,使CC的实际访问量提高5到10倍。
未来三个月至半年内,网摘和日历服务将会重构,并融入新的概念。重构后的服务将极大的丰富用户的使用体验,界面将重回简洁的风格。配合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使信息得到更良好的组织,我们寄希望通过信息的有序化增强用户对这两个服务的依赖。
在现有的服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可能还会推出新的工具服务,大家猜猜会是什么?
分类: 亿邮通讯
eYou CC发布四款工具
详见 http://cc.eyou.com/tools.php。
前两款工具是分别基于IE和Firefox浏览器的地址簿插件,它们使您在书写Webmail的时候能方便的输入收件人地址,您只需把您的联系人信息在eYou CC上保存一份,就可以在不同邮箱里使用了。
后两款工具用于将eYou CC联系人信息与其它设备进行数据同步。春节之前推出手机同步和Foxmail地址簿同步工具,节后将推出Outlook地址簿同步工具。您不但可以将散落在各处的联系人信息备份到eYou CC上,还可以利用eYou CC将数据在不同的设备间移动。更多关于同步的解答请参考eYou CC的在线帮助。
这些工具是年前给eYou用户的最后一份礼物,断断续续历时半年多开发而成的,十分曲折,但为今后的服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eYou Anole
eYou的一些服务将采用Weblucene作为搜索引擎
最近抽出一些工作时间,与同事一起架设了一个基于Weblucene的搜索引擎。目前这个搜索服务能够接受eYou其它社会化服务(如网摘和CC)的http搜索请求,并将查询结果以数组的形式返回,相关服务在得到数组后,即可轻易的绘制各自的搜索界面。
今天下午目睹了建立网摘索引的过程,发现IndexRunner的处理速度还是很令人满意的,大约每秒2000条记录,查询速度和效果也都尚可。
我一直坚持我半年来的想法:搜索的意义不仅仅是搜索引擎本身,它还给信息的再组织提供了一种可能;这样,一个Service才能将收集到的客户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返回给他们最相关的信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搜索几乎是能使服务创造更多价值的唯一方式。
link.eyou.com半上线
上图显示了最近几个小时亿邮网摘服务的数据增长情况,这虽然不够说明问题,但也足以振奋人心。
我特意在工作室里打开了一台空闲的电脑,并实时显示该服务的apache访问日志,大家时不时的就跑过去看几眼。字符像瀑布一样刷过屏幕,使得我们今天整个白天都处于一种兴奋而高效的工作状态。
随着亿邮免费邮箱系统的改版,大量的原书签服务的数据纷纷导入新的网摘系统,也从侧面反映了亿邮用户的忠实程度。在改版后的一天内,亿邮网摘的日访问量增长了50倍。
今后我可能不会投入过多精力到亿邮网摘中去了,虽然这是我很看好的服务,但是精力所限,我必须攥起拳头做其它的事情。不过,网摘服务还是有很长的todo list等着同事去完成,而且我坚信随着这个list不断变短,大家会慢慢的爱上这里,我也会忙里偷闲完成一些国内甚至地球上绝无仅有的功能。其实让一个服务拥有人气很简单:用户想要的,就是我们要实现的。
eYou Service用户反馈系统上线
这个反馈系统的功能:收集eYouID用户提交的反馈信息,由包括研发人员在内的eYou.com员工处理每一条反馈信息。
这个反馈系统的一些特点:用户可以看到自己曾经提交了哪些反馈信息,包括这条信息被答复的情况。用户可以为某个产品提交的反馈条目数是有限的,这个限制一方面可以提高eYou.com员工回复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刺激用户反馈更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我们的算法里,用户被采纳的条目越多,他能提交的信息总数就越多。
我们会认真对待用户提出的每条信息,因为我们认为,在服务发布的初期,一些沟通是很有必要的。积极反馈意见的用户,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抢先使用某些模块中的特色功能,或者得到与我们深度交流的机会。
eYou社会化服务的一些发展方向
eYou几大社会化服务--CC、书签、日历,未来几个月将演变成什么样子呢?
这个头开的实在有点大。
先说说书签服务吧,又叫网摘服务,这是我们目前最有信心做好的业务,也是过几天就要公开推出的业务,当然很多功能并不完善,甚至还有一些虽然不算很严重但是有碍观瞻的bugs,需要我们与网友之间的互动才能全面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然程序没有荒芜掉,就有不断改进的可能。
我们对书签的定位是:不做门户,只做相关信息的排列组合;支持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完美兼容IE和Firefox在内的各种插件。不过这样说肯定没人相信,老板娘不会在乎裸奔者进入她的饭馆就餐,而在乎他到底怎么掏出钱来。网站也是这样,钱是要赚的,这么个模式看起来不像要赚钱,倒是要等着被收购。怎么打消大家的顾虑呢?我们觉得,还是靠流量说话,最传统的赢利模式依赖的是流量,但从我的角度来说,并不甘心屈从于这种传统模式,我希望还能通过以下几点来获得收入:线下手机订阅,向第三方提供API接口。另外,广告这种终极方式如何赚钱,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有时候还是痛恨自己的脑袋太守旧,还好这些不是一个程序员很需要考虑的事情。
接下来是日历。日历是什么?是记事本,是效率手册,还是定时炸弹?我觉得是三者的统一,一个好的服务能够让用户提高生活质量,而不仅仅是粘在网络上给服务商创造更多的流量,虽然后者是我们特别想做到的,但社会化服务毕竟不是网游,我们无意向早已烂醉不堪的国内互联网业落井下石。最近几天我们组的同事一直举着这样的例子,某人的生日是某月某日,他的好朋友打算在他生日那天发个短信祝福,可又记不住日子,怎么办呢?他可以在亿邮日历服务上添加一个任务,在生日当天早上自动发送特定内容的短信,当然咯,别往了给始作俑者发送个回执,否则他收到“谢谢”的字样会一头雾水的。效率就是这样提高的,这样的服务怎么可能没人愿意用呢?
最后是CC。CC是个很怪异的宝贝,也许我们永远搞不清楚它将变成什么,包括我在内。到目前为止,它还是一个活动的永远up to date的地址簿,我们可以方便的将Outlook和Foxmail客户端中的地址簿数据同步到CC的数据库中;另外,如果我们将默认卡片公开,还可以将其中的头像展示在eYou各个服务中,是不是很有趣?最后,针对国内广大用户还使用Webmail的现状,我们会于不久之后推出一个杀手级的应用,这个应用将视作CC业务推广的突破口,当然,这个应用例行保密。
还有大量的思路没有在这里被提及,我只是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来向大家介绍亿邮社会化服务可能的发展方向。思维是无限发散的,但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也经常陷入苦恼之中,但是还好我们有创造的欲望,就不会在出卖了劳动力后就失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只能年轻这么几年,别糟蹋了。
第一眼看广告
经过一些看起来很浪费激情和精力的事后,我突然得到这样的结论:什么是好的设计?就是让观众知道你想要表达什么。
在地铁里,我经常会留心一下四周的广告,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几只叫嚷着安装ADSL的鹦鹉,看它们一眼,就知道整个广告的内容了,肯定是网通为促销ADSL宽带业务进行的宣传。旁边一张美女广告就反而不那么显眼了,因为我们看到那个女人的头像,马上联想到化妆品和女性用品,但是那幅广告实际上是宣传一家耳鼻喉专科医院,我觉得把美女换成解剖图,似乎都比目前的情况合适些。
一个产品只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和研发人员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产品,导致自娱自乐,无法大众化。据同事讲,微软会在马路上随机拉来一些人,关在一间机房里使用他们的新产品,摄像头会记录他们所有人使用产品的每个步骤,然后进行分析。如果哪个公司能够做到类似这样,已经是很令人欣慰的事情了。亿邮当然还远远没有把需求设计放到这样的高度,因为整个中国大环境就是如此。我们可以用“什么事情都有不足的地方”这句话来搪塞。不过我这个人太爱完美,听不进去这样苍白无力的辩驳,腻了。
希望一切会越来越好,只是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会强硬的拒绝所有为失败找的理由,不要以为我不懂那些愚蠢的理由,我只是讨厌一句话被重复的说出。踏踏实实的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整个团队身上找原因,尽力让自己每天的付出变得更加有效吧。
eYou社会化服务正式发布
精心准备了数月的eYou社会化服务今天正式对外开放!
首先大家到id.eyou.com注册一个叫做eYouID的帐号,然后就可以使用以下几个服务了。
亿邮网摘(内部服务名称Bookmark beta):link.eyou.com, bookmark.eyou.com。
亿邮日历(内部服务名称Calendar beta):cal.eyou.com, calendar.eyou.com。
亿邮CC(内部服务名称CC beta):cc.eyou.com。
目前的服务都是beta版本,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几个月内,我们还会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改进功能和效率,争取为eYou的忠实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将这三块业务做到国内最强。我们并不讳言SNS的思想深透到各项服务的可能性,但我们将致力于探索新的数据组织形式和用户联系模式,以求得更快速的发展。
最后强调,这是beta版本,工期和各种原因决定了各种服务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甚至存在一些低级错误。诚恳的批评指正虽然不是用户的义务,但的确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希望大家将意见和建议以评论的形式发表出来,或者转载、引用、trackback本文加以宣传,谢谢。
附:我的eYouCC卡片链接是http://cc.eyou.com/member/bluetent/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