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旅游卫视,采访北大法语系主任,谈到沙龙是来源于18、19世纪的精英贵族文化,一般由家庭的女主人发起,在很私密的环境(比如客厅),邀请高端人士进行文艺作品交流、诗朗诵、话剧表演、厨艺展示等。后来某些国王将自己最大的客厅开放给公众进行艺术交流,就变成了展览。
沙龙类似微信的朋友圈,氛围是分享赞赏,没有谩骂;而展览类似微博,偏重传播和批评。节目有种论调,认为当前国内很多沙龙缺乏私密和高端的特质,滥用了概念。我认为,当今文化圈的展览相对较少,民间存在强烈的交流需求,促进文化的多元化无可厚非。最后还是希望媒体能对民间文化进行强势引导。像去年的舌尖上的中国就不错,让国人领略了中华美食文化的丰富与细腻,然而缺乏更加立体的运作,使这档节目可能无法最终成为类似Lonely Planet的文明成果。希望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等强势媒体平台能利用图书、网络等渠道为当代中华文明的沉淀做一些努力,这是人文精神和娱乐精神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