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现,如果增加了feedburner的item统计功能,即在Analyze->Configure Stats里勾上item相关的选项,则在RSS输出项里,跳转url会变成feedproxy.google.com域名下的链接,而这个域名本身在大陆是无法访问的。去掉相应的统计选项就好了。
前几天有人抱怨国际一流的服务都被隔离了,就好像十年前我们学校的宿舍网还不能连至互联网,有人架了BBS和FTP下载站,大家就认为这是互联网的全部了。不过我最感谢的还是能在网络中心谋到一份差事,从而能在2000年就开始用教育网的代理访问Google,改变了我对互联网的理解。我觉得大家有机会还是要四处走走,看看这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
月度归档: 2010年10月
美国之行(二)
Tripadvisor
第一天到公司,被分配了一个工位,大概是国内一般公司的四倍大,当然,也跟公司在一个工业园里,空间比较宽敞有关。
上午参加Tech Meet-up,在交流前已经做好听不懂的准备了,但还是没有意料欧美国家的同学的语速如此之快,尤其等他们互相讨论的时候,基本已经跟不上了。他们的技术水平并没有领先国内太多,很多情况下,只是对开源软件的接受程度更开放、信任,对技术的运用更加灵活而已。
公司里每个人做事都很从容,可能是跟公司日入桶金有关,也可能是跟母公司的文化有关,总之看不到损人品的争吵,有的只是各种深入的研究,和基于量化数据的测试。举个例子,他们已经精确到用户在网页左侧和右侧区域点击时分别产生不同的行为,这在国内互联网的环境是不太可能复制的。公司每周一、二、四会提供免费的午餐,但口味有些不习惯,关于饮食,下面也会提到更多。
认识了几个中国同事,Amy、Liu Wei、Terry,他们都是很nice的,每天开车拉着我们一起去找中餐馆吃饭,套餐大概是6、7刀的样子。他们主要在APAC团队,负责中国区的研发工作,之后在网上应该还会经常打交道。
饮食
美式的早餐大概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主食:软面包(热),烤面包,布丁等。
饮料/流食:牛奶、橙汁、麦片粥。
肉/蛋:烤肠,炒鸡蛋,烤培根。
水果:菠萝、草莓、哈密瓜、香蕉。
由于素食(饮料+水果)偏冷,连续吃了几天后感觉胃不是很舒服。不过总体的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
美国的星巴克价格很便宜,约2刀一杯,比国内还要便宜一些,很多人排队在买。
美国很难买到麦当劳和肯德基,不过有家类似的连锁店非常普遍,叫做Dunkin’ Donuts,这是1950年在波士顿创立的,主要卖咖啡和甜甜圈。
公司三季度总结会
今天公司举办了第三季度的总结会。这也是公司被Tripadvisor收购整一周年的日子。一年来公司业务发展比较顺利,收入增长也是很可观的。
很高兴看到我们团队的两名员工被评为了季度优秀员工。其中一位声情并茂的说,自己等了三年多才换来优秀员工的称号,此时我真觉得推选他是太正确的选择了,这不光是四千元奖金的问题,还是给他这个比CEO来的时间都久的员工的肯定与尊重,他的母亲现在治病需要一些钱,相信也可以缓解他手头的紧张状况;另外一位提到我在他刚入职的时候说的话:“一个员工的价值不是取决于自己有什么title,而是在于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事情。”我很荣幸他能记住并认同这句话。
另外搭载一条广告:我的工作会在12月份有一些调整,将去负责另外一块研发工作,这部分工作将会用到一些非常先进的开源技术,并持续创新,以支持兄弟部门的工作。这是非常有挑战的机会,也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们能加入到我们的大家庭里来,有意请联系fangrh@kuxun.com或者bluetent@gmail.com,推荐或自荐将可获得四千元的奖金。谢谢大家!
美国之行(一)
10月17日至24日,我们公司一行四人前往美国总部参加技术会议。回想去年公司春节联欢会的时候,我和几个同事剪辑了《风声》并自行编配了台词,剧情大概是几个人为了争取去美国学习的名额,展开了明争暗斗。没想到自己居然真的有机会成行了,有些受宠若惊。回来照例写点游记,为了避免变成流水帐,打算拟几个专题随便聊聊。
航班延误
去美国的时候计划从北京搭乘美联航的UA898航班,经停华盛顿,前往波士顿。不料待我们下午4点赶到机场时,被告知航班延误,要第二天11点才能起飞,经协商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只能被安排至酒店住宿。没想到这次运气不错,住进了五星级临空皇冠假日酒店,享受了24小时自助餐和无线网络的服务,还是很出乎意料的,估计以后也很难再住这么高档的酒店了。回想曾经遭遇的一次国内航班延误,历经两个多小时吵闹推搡,才被转移至一家床罩发霉的小旅馆,还花了半个小时办理入住,感觉还真是国外的月亮圆啊。
牛顿小城
几经辗转,我们终于在一天后到达了公司附近的Sheraton酒店,它位于波士顿市郊一个叫牛顿的镇上。当我们下车时才发现,美国的乡村真是“一穷二白”啊,附近没有商店以及任何可以消费的地方,想办点事情,没有车子还真不方便。
第二天早起去公司,走路需要二十分钟。初次在美国的街道上行走,还是充满了新鲜感,想必路上的车子看到我们,也充满了新鲜感,因为路上难得有人走路,所以每当我们过马路的时候,总是在离我们几十米外的地方把车速降下来,礼貌的等我们走过去。乡村的空气十分清新,是没有任何味道的那种。
(未完待续)
玛丽和马克思
《Web信息架构》读后感
最近看了《Web信息架构(第3版)》,写了一点读书笔记,同大家分享。因时间匆忙,只了解到一点皮毛,等有精力多看几遍后再加深印象。
信息架构的重要性:好的信息架构可以提高寻找信息的效率、降低维护和培训的成本。
用户、内容和情境,是构成实践信息架构设计模式的基础。
构成信息架构的几个系统:
1. 组织系统
a) 组织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是将信息按不同纬度进行划分并有序展现。它可以是从现有知识体系中借鉴的划分和排序方式,也可以是针对复杂查找行为提供的模糊分类方式。
b) 组织结构是对划分好的信息子集的归类与组织,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等整理方式,也有互联网上最新呈现的标签式分类方式。
c) 设计组织系统时,要以用户作为导向,考虑组织系统如何使用户获得最好的浏览效果,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2. 导航系统
a) 导航的目的是便于用户了解信息的全貌。
b) 导航的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文字链导航、网站地图、网站索引。对于不容易呈现的信息,可以采用向导和搜索等形态来辅助展现。
3. 标签系统
a) 标签代表了用户需求与信息特性的直接结合,方便用户最便捷的找到他所需要的信息。
4. 搜索系统
a) 如果信息总量很大,或者无法通过导航和标签系统有组织的呈现时,就可以采用搜索系统。
b) 在搜索系统中,需要根据用户的请求为其建立对应的索引。
c) 如果不能在一次搜索行为中为用户提供合适的结果,需要为用户推荐其它相近的搜索词。
关于几种“词”的定义
1. 受控词表:可以理解为是一组业已形成的“专业”数据,它们如同字典,能够帮助我们对信息进行预先的属性提取和分类。
2. 叙词表:可以理解为是一组词的变形,如不同时态和近义词、反义词等等。
打算把我的blog版本升级到3
看到一个多月的时间,wordpress 3.0的下载量就超过了一千万,我终于动心打算升级一下我的小blog了。建站六年有余,这里已经几近荒芜,一方面是最近一二年缺乏人脉和思想的积累,步入了瓶颈期,另一方面是网络的快餐文化,逐步让我忘记了学习的真谛是什么。今天在地铁里,我决定打开手机,登陆古老的后台页面,写下这段简短的文字,鞭策自己思考每一天的生活,重新上路。
我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我们每天都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必须要有一个沉淀的机制使其转化为知识,否则在重新利用它们的时候,会消耗不必要的时间。下面我将自己管理知识的方法整理出来,供读者参考。
管理要做的事
最快捷的方式是在桌面上新建记事本;如果你需要用复杂的格式记录它们,建议用onenote;如果你的手机是IPhone、Android、Blackberry系列的,那么恭喜你,还可以使用evernote将你的文件随身携带;不要忘记,小纸条也是很灵活的方式。
管理你的文档
首先要保证你辛苦编写的文档不丢失,为此,我向你推荐几款工具:如果你有自己的备份空间,如FTP、共享文件夹等等,建议使用syncback,它会将你的文档目录与服务器端进行双向同步,显然也没有空间和网速的制约;你还可以用前面提到的evernote或微软的live mesh来进行同步,它们都为我们提供了若干G的共享存储空间。
其次要保证你的文档能被随时找到,我强烈向你推荐Google桌面搜索,它通过为你电脑上的文件编制索引,方便你对其进行查找;另外,不建议使用微软自己提供的windows search,我的Thinkpad X201笔记本,只要启动了它的索引服务,CPU温度就会从正常的45度左右,飙升到80度以上,为了节能和CPU长寿,只得卸载之,而Google桌面搜索就没这方面的问题了。
管理下载的文档
下载的文档特指电影、音乐等尺寸较大大的文件,如果不幸丢失,经济损失尚小,而备份它们的成本却最高。笔者目前也没有想到一劳永逸的办法,毕竟自己花钱购置硬件,总有一个寿命问题。相比较来说,买一块硬盘,加个硬盘盒,是比较经济的存储方式。
管理你的电脑
如果电脑某天不幸需要重装,你便需要手忙脚乱的备份一大堆存放在C盘中的数据,如果平时就将你的数据打理的井井有条,就可以避免这一麻烦。现有几个小办法向读者提供:使用驱动备份专家之类的软件将你的驱动程序备份到别处,如果先前购置的硬件中有驱动光盘,建议将整张光盘做成ISO镜像存放在硬盘上;打开“我的文档”的属性窗口,修改文档路径为C盘以外的某个目录并转移;使用类似Firefox Sync的工具同步或备份你的浏览器书签等数据。
相信大家也有许多自己的经验,欢迎到新浪微博(@房如华bluetent)上与我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