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了张电信3G上网卡

  其实是上周二(4月14日)就已经办了,1740元包年,13个月,每个月可以使用300小时的本地流量。最近一周,我分别在东五环、上地、时速80公里的车上、首都机场旁边和燕郊进行了实地使用,信号都是一样的好,速度都是一样的快,下行超过1Mb没有任何问题。
  今天联通出了它未来的3G套餐,貌似150元包月,想钱想疯了?我一直认为接下来联通和移动应该会出一档类似50元100小时之类的套餐,以填补电信资费套餐的空白。没想到它们还生活在太古时代。

从apache迁移到lighttpd

  最近将公司的一个产品从apache 2迁移到了lighttpd。迁移过程中出现了几次措手不及的问题,但好在没影响线上服务,并且及时找到了原因,也算基本成功了吧,至少今后公司同事做类似事情的时候,不会重蹈覆辙了。
  为什么要放弃apache?
  这个原因直接从网上搜吧,一堆堆的。从实际工作角度来看,我是这样考虑的:之前用的是apache的prefork模式,它主要的问题是内存占用大(几个G),并且CPU占用会随着瞬时请求增加而飚升。对于一个访问量不断增加的网站来说,这些弊端是不可以接受的。
  为什么要迁移到lighttpd?
  响应能力高,根据我的测试和网上一些评测报告,粗略的看,能提高一倍左右。负载稳定,这个跟它用epoll还是有很大关系的。内存消耗少,这方面的优势是惊人的,稍后介绍。
  为什么不迁移到nginx?
  其实我对nginx更偏爱一些,一方面是没看到网上有从nginx迁移到lighttpd的,另一方面对它的并发处理能力很欣赏,但还是因为工作中的复杂情况,没有从apache一次迁移到nginx,确实是忍痛割爱了。
  迁移中的重点难点在哪里?
  是调优!max-keep-alive-requests和max-keep-alive-idle这两个值困扰了我好久,因为在和apache对比测试的时候,发现lighttpd的并发连接比apache要高几倍,虽说吞吐量大了,但是负载也上去了,后来才发现这两个值设的有点高。这说明,片面追求性能高,也不是好事,比如你可以把keepalive的idle时间设的充分长,但可能瞬时上千个爬虫IP来访问,服务器就挂了。(这块我理解的可能还有些偏差)
  在url rewrite方面,apache和lighttpd的规则大部分是相同的,而nginx跟他们就不太一致,很多需要重写。
  迁移后的效果如何?
  高峰时段的负载也变得很平滑,之前负载的突变彻底消失了,每天的最高负载稳定在2到2.5,很完美的范围哦。
  内存占用控制在1G左右。有时候我们不是嫌内存占的多,而是不知道它会占多少。lighttpd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不但内存数量可控,且占用较低;举个例子,同样的fastcgi程序,用lighttpd启动,内存就比apache要小20%甚至更多;在高峰的时候,apache可能会拼命启动很多个fastcgi,而假设一个进程占几十M的话……就等着服务器报警吧,这个时候谁都会束手无策,虽然重启服务很简单,但fork几百上千个进程是需要开销的,更重要的是,每秒还有成百上千的用户在等着访问你的80端口。
  

清明·南京

  第一天上午,先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祭奠了一下:


  第二天白天去了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和中山陵:
  这是天文台那条路刚上山不久拍到的景象,一些中老年人自发的在合唱老歌,说实话,一首都没听过,可能是七十年代甚至更老的歌曲了,崇拜一下,这样的生活很温馨。

  古老的望远镜。

  山腰郁郁葱葱的景色。

  植物园紫色的花丛,看不出来是什么花,可能是紫荆花,谁指点一下?

  藤,缠绕在树干上,这样的景观在植物园里比比皆是,还有比较粗的藤,可以绞杀宿主的,比较可怕。

  正午躺在植物园湖边的草地上,很合适的光线和温度,偶尔会有小虫子爬到手上玩,从地面向上拍,感觉会有所不同。

  植物园里专门有一片区域供盲人游览,依我的猜测,是因为这片园子里的花草气味比较强烈,能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和闲暇的情趣吧。

  恰逢植物园郁金香展,游人纷纷称赞它太美了,就像假的一样。在角度合适的一片区域内,许多摄影爱好者密密麻麻的摆了一排三脚架,我只得退到一个有些逆光的位置随便拍几张。

  黄色,红色,大家猜猜郁金香有几片花瓣?

  第二天晚上去了夫子庙,几乎把网上提及的众小吃吃了一遍。
  第三天逛了湖南路、狮子桥。晚上11点的火车,之前还抽空溜了圈玄武湖,划了会儿船,那时湖上只剩我们一条船了,四周是黑色的山和水,现在想来还是有些刺激的。

出师表《80后传》

  夫80后者,
  初从文,
  未及义务教育之免费,
  不见高等学校之分配,
  适值扩招,
  过五关,
  斩六将,
  硕博相继,
  寒窗数载,
  二十四乃成,
  负债十万。
  觅生计,
  背井离乡,
  东渡苏浙,
  披星戴月,
  秉烛达旦,
  十年无休,
  蓄十万。
  楼市暴涨,
  无栖处,
  购房金不足首付,
  遂投股市,
  翌年缩至万余,
  随抑郁成疾,
  入院一周,
  倾其所有病无果,
  因欠费被逐院门。
  寻医保,
  不合大病之规,
  拒付,
  无奈带病还。
  友怜之,
  赠三鹿奶粉一包,
  鸡蛋数枚。
  翌日,
  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