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古巴比伦理财之道》,摘录如下:
金钱的第一定律:金钱是慢慢流向那些愿意储蓄的人。
金钱的第二定律:金钱愿意为懂得运用它的人工作。
金钱的第三定律:金钱会留在懂得保护它的的人身边。
金钱的第四定律:金钱会从那些不懂得管理的人身边溜走。
金钱的第五定律:金钱会从那些渴望获得暴利的人身边溜走。
说的很朴素,总结一下,就是:“理财可使财产增值;理财的方法很重要;理财过犹不及。”
虽然生活不等于金钱,但没有金钱会影响生活质量。理财归根结底还是用钱生钱(投资),或是把钱的价值最大化(储蓄与合理消费)。随便谈谈我的看法:
我认为理财的目标是在正常支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增值,兼顾时间成本。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消费,对外投资,对自己投资。
首先是消费。有些消费行为是可以优化的,列举几点。一、多用信用卡,超过1500元的物品我会尽可能的分期付款,保持平稳的现金支出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可以充分利用50天的免息期,例如出差的时候刷房费。二、善用折扣,这个女生应该更在行些,比如办低折扣的可累计额度的会员卡,或者团购等。三、优先购买保值能力强的物品,这样变卖的时候折旧损失小些,例如车。
其次是对外投资。这个需要优先考虑时间成本。理论上,投入产出比越大的成熟投资渠道,所需的智力成本也越高,所需的时间代价也越大,如果没有精力,其实不必贸然出手。即便出手,也不太推荐股票,基金和债券略微稳妥,马上推出的融资融券也可关注一下,可以卖空赢利了。另,实业投资比很多金融投资工具的风险其实要小的多,如果有好的机会也不能错过,小本买卖通常是用来做原始积累的。
最后是对内投资。这个容易和消费行为混淆,我认为对内投资是指将钱花在自己身上,使自身价值提高,能够创造比投入更多的产出。举个例子,你花了1k办健身卡,然后每天锻炼,使得大脑携氧量增加,提高了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价值,随之而来的是事业的上升,这就是对内投资。对内投资的效果无法准确衡量,但它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够在相同时间内挖掘更大的潜能。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开源更重要一些。
对投资者来说是个好事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