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妹今年上大一,最近考虑换专业。我听说后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我妈和我大姨也提起过类似的事情,但我肯定这个主意不是我表妹想出来的。
表妹中学的时候很少接触社会,一心学习,性格非常单纯,且没有太多主见。就连高考报志愿也是我帮她估的分、挑的学校。上大学后依然如此。前两天她在网上跟我聊起转专业的事,说自己拿不定主意,于是我们交谈起来,大概的对话内容如下(我是A她是B):
B: 我想转专业,比如金融,但没有特别喜欢的专业,感觉学什么都可以,只要有用。
A: 其实你现在的专业(指软件工程)也不差,也挺有发展,当然如果有更好的可以试试,其实不太建议你着急转专业的。
B: 嗯,我也刚刚适应这个专业的学习,不知道如果真要换了要适应多长时间,也挺想把这个专业学好的,但是还得努力,总之是信心不够。
A: 以后打算考研还是出国?如果出国的话,计算机类的出国不太容易,金融也不容易。基础学科相对容易,但感觉你不适合学。
B: 我也是这样想的,我想如果考不到好的国外大学,就考国内的研究生好了。
A: 是的,当然三年后国内形势还会变,所以不用想太远。而且转专业一般都是转院了,你比别人又少了一年基础学习。
… …
B: 计算机我接触的太晚了,不知道该学什么填补自己的空白。
A: 你先想想,有什么是在大学里能学到,而别处学不到的?如果只是写两行程序,那不上大学也可以的,况且写代码不是大多女生的强项。
B: 不知道。
A: 我觉得大学能学到的应该是“程序员的思维方式”吧。你以后工作多半会涉足IT行业,但未必是直接写程序。在这个行业里,无论做什么,都应该遵循行业的自然规律,也就是说你必须对程序开发有较深的了解,这样你所做的事才是符合逻辑的。要想培养好的思维方式,数学得学好了,设计模式最好学学,再深入掌握C++或者JAVA这样的面向对象的语言一种。
B: 但是老师上课不会针对这些讲的,他们只是把课本泛泛的讲一遍就下课了。
… …
B: 我决定不转专业了。终于解决了一件心事!
A: 建议还是再听听其他人的意见?这样可以考虑的全面些。
B: 其实我本来也不是很想转,只是被很多人提醒,心里有些矛盾,我只是想找个人说服我而已。
A: 以后怎样发展,还是要靠自己拿主意啦。因为活的是否开心,只有自己最清楚。
B: 也是,以前总习惯听长辈的,听惯了。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很差,想多锻炼一下。我感觉我就是太要面子了。
A: 很多人都是为了面子活着,为了别人对他的评价活着,但是人的脸上并没有刻着自己的出身、收入、地位,所以不用太顾及别人的想法。
… …
感觉我对她还是有些心理暗示的,比如让她觉得转专业和出国很辛苦、风险未知和不值得。我一直觉得转专业的人都是异类,而且确实浪费了一年光景,还不如读个双学位。出国的事情,过两年她应该会做出更成熟的决定,所以现在先不让她分散精力。
看来劝导人也是个艺术,心理暗示可能比严格的推理和直接声明观点更有效。
也许关键还是被劝的人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在起作用,别人再怎么说,她/他有自己的主意,也没辙。
赞赞
我觉得专业要找个自己喜欢的,不然没意思
赞赞
我的观点恰巧与她内心的倾向不谋而合,所以很好沟通。
女人一旦内心有了自己的想法,旁人是无法说服其改变的。
赞赞
= =.曾经我也是个要转专业的人…
不过这年头学校都很奇怪, 非要你在原专业读到TOPx才给你转.
可是都TOP了谁还转去别的地方浪费时间呢?
奇怪的逻辑
赞赞
女孩子学点经济什么的挺好的
赞赞
我也坚持学喜欢的专业,如果一本书看得头痛,我是没法学好了,我太散漫了o(∩_∩)o…
赞赞
@LYN: 我记得有读到倒数第几也给转的,但不记得是哪所学校了…
@kolafish: 如果她有体力,其实学个金融双学位最好,就是不知道他们学校金融专业是否更强。
@may: 兴趣是成功之母嘛。
赞赞
哪行只要认真干都能干出成果。总不能一直指望别人把某个行业闯出来,然后自己当时正好在这个行业最热的时候毕业,然后坐享其成吧。
赞赞
@IUSR: 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上帝是公平的,一个人如果在某方面坐享其成,就必然会在别的方面进展艰难。似乎就是红海和蓝海的差别。
赞赞
1、家里人建议她转专业可能是不想让她将来工作太辛苦;
2、她习惯了听家里人的意见,但是有不甘于总是这样,她其实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但是现阶段可能还是更喜欢找到一个与他想法相近的人,然后当作一种外来的声音去听从并认可;“选择性听取”呵呵
3、也许你可以帮助她来逐渐变成一个有主见的人;毕竟,不可能一辈子都听家里人的安排
4、她有你这么一个表哥,是很幸运的哦
赞赞
你门的问答有点像心理咨询中的启发式问答;你有作“心理问题垃圾桶”——心理医生的潜质哦。哈哈!
赞赞
@sophia: 我从一个需要心理医生的人,变成一个可以当心理医生的人,很有成就感啊,嘿嘿。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