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月末的流水帐

  快要过完的这个六月还是充满激情的。
  我找到了许多很久没联系过或者没能联系上的同学、朋友,得知他们很多在北京,甚至在离我很近的地方。跟师弟们道了别,以后能不能见面,全靠缘分了。
  我终于有机会在北京四处转转了。在北京的朋友圈子即将慢慢拓展开来。我想我的朋友应该是这样的几类人的并集:有共同爱好,比如听欧美音乐,爬山,到绿树密集的地方活动;有共同追求,比如同样在IT业奋斗,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断用自己的激情实现它们;可以互相进行情感交流,比如遇到一些困难,能够互相鼓励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的脑袋里还是不停的迸发出怪异的想法。我想做个能插在电脑上给手机充电的USB转接头,可能现在已经有卖的了。我想制作一个公用短信API接口,bloggers或者任何可以调用接口的硬件软件,都可以利用它发送短信提醒,比如我在国外的某台托管服务器ping不通了,那台负责ping的电脑就给我的手机发一条短信,告诉我服务器坏了。我还想把bloglines和feeddemon结合起来,即丰富feeddemon的线上同步功能,将所有的rss地址,以及每个rss地址的已读标记都与一个URI双向同步;这样,我只需要维护一套数据,就可以在不同的电脑上查看rss信息了,而不必关心我刚才看到哪里了。
  新站建立以来,一直没有用心去推广,导致现在访问量很差,还不足以前的十分之一,但是早晚会好的。考虑一下网站推广的方式,最有效的还是“相关”推广,也就是说,当我们联系友情链接,或者评论交流时,只有相关的站点内容才会激发我们联系和评论的欲望,同时那些站点的站长们才有回应我的欲望。相关信息的理念实在是太宝贵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让“相关度”的理念被我们组的同事们所接受,并灌输到相应的产品中去,那些过时的“最新”、“最多关注”的信息,我们会有步骤有计划的让他们排队下地狱。
  还有十分钟就到7月份了,想起以前拿IP卡跟别人打电话,如果两个人的性格都非常随和的话,那么太可怕了,谁都不好意思说挂电话的事,于是经常打到最后一分钟,这时会听到语音提示,于是我跟对方就像要到世界末日一样,你一句我一句的碰着运气,直到一阵忙音的巨响为止。还好在这里写字不会考虑任何其他人的感受,也不用在乎电话费。网络低廉的成本让我们每个人可以自恋的写篇日记,并更自恋的等着别人来欣赏。

Kelly Clarkson: Breakaway


  Kelly Clarkson,又一个从American Idol走出来的歌星,集美貌和实力于一身,去年年底发行的第二张专辑《Breakaway》,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其中的 Since U been gone 和与专辑同名的歌曲 Breakaway 都在全球各大排行榜上有不俗表现。我把专辑里的所有作品的片断做了一个Mix,长度为5分20秒,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她的风格,如果喜欢的话,不妨尝试收集她的其它作品。
  点击这里下载Breakaway专辑的bluetent MIX。其中出现的歌曲次序如下(与专辑内歌曲编号有所不同):
  1、Since U Been Gone
  2、Behind These Hazel Eyes [从0:23开始]
  3、Because Of You[从0:45开始]
  4、Breakaway[从1:12开始]
  5、Addicted[从1:47开始]
  6、Where is Your Heart [从2:22开始]
  7、Walk Away [从2:51开始]
  8、Gone [从3:17开始]
  9、You Found Me [从3:51开始]
  10、I Hate Myself for Losing You [从4:22开始]
  11、Hear Me[从4:44开始]

D.H.T.的Listen to Your Heart


  这两天在Billboard上闲逛,看到一首名为Listen to Your Heart的歌曲,一周内上窜20位,排名36。因为Roxette也唱过同名的歌曲,我顿时对它产生了兴趣,down下来开始听,发现原来就是D.H.T.翻唱Roxette的那首冠军作品。
  这是一个舞曲风格的翻唱版本,很没有新意,实在看不出D.H.T.是一个已成军十年的组合,allmusic给出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我觉得让Sash!直接给Roxette的原版混音,效果应当更好,事实上,原版的Listen to Your Heart已经有很多remix版本了。
  最后,我们不妨还是听一下这首翻唱作品,点击下载DHT__listen_to_your_heart.mp3

slackware使用小记

  最近在同事的带动下,决定把工作时的操作系统换成Linux。
  我原先之所以不用Linux,是对Gnome的桌面缺乏足够的信心,对KDE又极度不爽。但自从看了cxa大师装上slackware + dropline X后,对dropline基于Gnome的X界面惊叹不已,便把自己20G的笔记本硬盘掰下一小块,装上了Slackware Linux。
  安装过程时而晴空万里,时而倾盆大雨,Linux就是在成功和失败的交织中让人学会玩味生活,所以才获得了全世界电脑爱好者的追捧,再次证实很多人是在自虐中寻求快感的。
  好了言归正传,先做些准备工作,比如用PQMagic分区,下载slackware安装包等等。随后装Grub for dos,修改boot.ini,重启后用Grub引导安装即可。
  Dropline的确很强大,它能够帮你妥善管理包括Firefox和Thunderbird在内的很多软件包,并在有软件更新的时候向你发出提示信息。我挑选了跟我平时工作紧密相关的软件包,放在开始菜单的toolbar里,基本可以完成平日所有的工作了,他们是:网页浏览器Mozilla Firefox,字处理软件Open Office,邮件客户端Mozilla Thunderbird,支持Jabber协议的聊天工具Gaim,SSH终端Teminal(打算换成putty),Web开发工具Bluefish,以及一个RSS阅读器Liferea。
  安装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比如装USB的外接鼠标就出现了很多麻烦,现在工作起来也不很正常,再慢慢研究。SCIM装上了很久才能成功的使用,问题出在没有更新gtk的module列表,以及LOCALE设置有误。连安装zhcon的时候,系统也给我惹了不少麻烦,最后在同事的大力帮助下,在src/debug.h里加上一行#include<assert .h>才算了事。我白用g++ 3.3.5来伺候它了,或许2.9.5更爽些?
  虽然Dropline的后续开发脚步骤然停止,Slackware也宣称今后将更多支持KDE的桌面环境,但我还是很喜欢现在的样子,因为它很适合我的需求,多一分则乱,少一分则空。在我PIII 800的本子上跑的比较流畅,能够更便利的与其它UNIX/Linux服务器进行交互。我不确定它是不是最好的发行版之一,但我还是决定把它留下来当我的助手。

eYou Service用户反馈系统上线

  这个反馈系统的功能:收集eYouID用户提交的反馈信息,由包括研发人员在内的eYou.com员工处理每一条反馈信息。
  这个反馈系统的一些特点:用户可以看到自己曾经提交了哪些反馈信息,包括这条信息被答复的情况。用户可以为某个产品提交的反馈条目数是有限的,这个限制一方面可以提高eYou.com员工回复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刺激用户反馈更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我们的算法里,用户被采纳的条目越多,他能提交的信息总数就越多。
  我们会认真对待用户提出的每条信息,因为我们认为,在服务发布的初期,一些沟通是很有必要的。积极反馈意见的用户,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抢先使用某些模块中的特色功能,或者得到与我们深度交流的机会。

eYou社会化服务的一些发展方向

  eYou几大社会化服务--CC书签日历,未来几个月将演变成什么样子呢?
  这个头开的实在有点大。
  先说说书签服务吧,又叫网摘服务,这是我们目前最有信心做好的业务,也是过几天就要公开推出的业务,当然很多功能并不完善,甚至还有一些虽然不算很严重但是有碍观瞻的bugs,需要我们与网友之间的互动才能全面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然程序没有荒芜掉,就有不断改进的可能。
  我们对书签的定位是:不做门户,只做相关信息的排列组合;支持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完美兼容IE和Firefox在内的各种插件。不过这样说肯定没人相信,老板娘不会在乎裸奔者进入她的饭馆就餐,而在乎他到底怎么掏出钱来。网站也是这样,钱是要赚的,这么个模式看起来不像要赚钱,倒是要等着被收购。怎么打消大家的顾虑呢?我们觉得,还是靠流量说话,最传统的赢利模式依赖的是流量,但从我的角度来说,并不甘心屈从于这种传统模式,我希望还能通过以下几点来获得收入:线下手机订阅,向第三方提供API接口。另外,广告这种终极方式如何赚钱,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有时候还是痛恨自己的脑袋太守旧,还好这些不是一个程序员很需要考虑的事情。
  接下来是日历。日历是什么?是记事本,是效率手册,还是定时炸弹?我觉得是三者的统一,一个好的服务能够让用户提高生活质量,而不仅仅是粘在网络上给服务商创造更多的流量,虽然后者是我们特别想做到的,但社会化服务毕竟不是网游,我们无意向早已烂醉不堪的国内互联网业落井下石。最近几天我们组的同事一直举着这样的例子,某人的生日是某月某日,他的好朋友打算在他生日那天发个短信祝福,可又记不住日子,怎么办呢?他可以在亿邮日历服务上添加一个任务,在生日当天早上自动发送特定内容的短信,当然咯,别往了给始作俑者发送个回执,否则他收到“谢谢”的字样会一头雾水的。效率就是这样提高的,这样的服务怎么可能没人愿意用呢?
  最后是CC。CC是个很怪异的宝贝,也许我们永远搞不清楚它将变成什么,包括我在内。到目前为止,它还是一个活动的永远up to date的地址簿,我们可以方便的将Outlook和Foxmail客户端中的地址簿数据同步到CC的数据库中;另外,如果我们将默认卡片公开,还可以将其中的头像展示在eYou各个服务中,是不是很有趣?最后,针对国内广大用户还使用Webmail的现状,我们会于不久之后推出一个杀手级的应用,这个应用将视作CC业务推广的突破口,当然,这个应用例行保密。
  还有大量的思路没有在这里被提及,我只是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来向大家介绍亿邮社会化服务可能的发展方向。思维是无限发散的,但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也经常陷入苦恼之中,但是还好我们有创造的欲望,就不会在出卖了劳动力后就失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只能年轻这么几年,别糟蹋了。

后海之夜


  积水潭附近的后海,是难得的静心之地。
  昨天晚上跟朋友去后海划船。以前坐惯了脚踏和电瓶船,第一次碰船浆的确有些不习惯,但只有这样才算真正的泛波湖上吧。耳边传来悠扬的手风琴声,迅速把我带回了上个世纪。“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无论什么时候听到,都会使人浮想联翩。
  最原始的活动,才是最好的放松方式。湖边喧闹的酒吧里人影攒动,他们用夜晚的世俗麻醉着白天的世俗;而我们则静静的望着湖面,还有怀抱着我们的垂柳,用夜晚的自然找回白天的自然。
  躺在湖中央,望着星星撒满天,这种感觉真像一只吃饱了露水的虫子,趴在荷叶上,傻乎乎的向月亮抛着媚眼。
  天上有星星,水里也有。一只只装载着蜡烛的小纸船,就在湖面上无拘无束的漂着。等蜡烛烧尽,纸船的末日就要到了。因为只需一阵风,就能够把它打翻。
  琴声再次响起,而这一次,是缓缓的随风逝去。

  点击查看全部“后海划船”的图片

加入了启明星捐助行动


  启明星捐助行动是一个致力于改善西部地区学龄青少年学习条件的公益活动,目前有二十名左右的志愿者在全球各地为这个行动出力,更有众多慷慨解囊的慈善人士通过这个行动解决了西部教育建设的资金等问题。虽然我们无意为国家买单,但人文的关怀还是作为一个社会属性的人应该尽的义务,付出和索取总是相互的。
  目前我负责网站的改版工作。搞了一个晚上,查了很多资料,把很多模块加入到了drupal中,现在看起来用drupal架这个站还是挺适合的,很多模块就像量身订做一般。
  但是总做老本行还是太无聊,我盼望着能多做一些现实中的活动,多结交些朋友,并有机会亲自去西部把温暖送到孩子们的心里。

Garbage的新Video上线


  自从爱丁堡的女主唱Manson拿到同伴的歌曲后说出“我不唱这么低能的歌词”之后,我就对Garbage这支摇滚乐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音乐的确值得欣赏,一百轨的混音可以让一首歌当成很多首来听。此外他们时不时还爆出一些怪异的八卦
  新专辑《Bleed like me》制作精良,跟他们很火的《Version 2.0》有的一拼,销量当然也不错,新专辑中最为火爆的歌曲Run baby run和Sex is not the enemy的video已经发行了,Garbage很慷慨的将作品放在网上,可以点击这里观看。

自闭的后果

  一直觉得自己只是独自生活习惯了,却没有想到内心已经形成了强烈的自闭感。
  如果这些东西不写出来,我现在恐怕已经支持不下去了,所以我不得不自私一点,请原谅。
  今天上午跟一个不算很熟的女生一起坐车去天津。确实很久很久没跟陌生人一起坐车了。车停到了天津火车站的前广场,她妹妹已经在附近的肯德基等她了,我怕她们着急,就在前面赶紧走,毕竟让人家等了一个多小时,实在太不礼貌了。天气比较热,加上我最近几天非常不走运,所以突然忘记了肯德基在哪里,不过还好,只绕着前广场转了一圈。到了门口,我刚要跟她一起进去,顺便一会请她们吃午饭,突然停住了脚步,我觉得我一个男生跟他们玩实在挺别扭的,解释起来也太麻烦,就让那个女生先进去了,那个女生面部没有任何表情的就走开了。呵呵,当时我简直是郁闷到了极点,因为我临时改变了主意,而我在天津的住处、朋友还都没有联系过,只好硬着头皮坐上832往南开跑,别无选择了。
  在车上我确实极其不爽,就给那个女生发短信,出于礼貌,我问她下午还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没,或者一起出去玩玩也好,她回复的意思是一会就来南开,然后我就赶紧坐到站在门口等,等了若干分钟也没有来,我又问她走到哪里了,她说还在滨江道上逛。我顿时无语,得了,大端午节的,自己一个人吃粽子不爽,午饭干脆免掉好了。
  其实最让我诧异的是她后来那条短信,她说我一个人在前面迈步子走的很快,面部缺少丰富的表情,觉得我很冷淡,不知道怎么跟我交流合适。我当时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因为之前我没有给任何一个人留下这样奇怪的印象,我试图辩解,但是不想进行任何的争吵,更不想破坏他们逛街的心情,就当没看见,继续往前走去。
  刚刚找到个朋友的宿舍,四肢无力的躺下来,便接到前方传来的短信,她说自己中暑了,被“抬回”她妹妹的学校了。我当时就想笑,这么暖和的日子,大中午不吃饭先逛街不热坏了才怪,滨江道在晚上的习习凉风下享受才好嘛。
  现在心情好些了,我不会埋怨她,我觉得可能是我的一些做法让她敏感的多疑了,这是我过于自闭导致的结果,下次见到她改变一下吧。我只是觉得人混成我这个样子也怪不容易,我好像很久没这么被误解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