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随父母到三小营故地重游。
几十年前,华北石油的会战大军就在那里安营扎寨,建立了勘探基地。我的父母也曾在那里一同挥洒过将近十年的汗水。虽然我八岁时就随父母迁到了现在居住的地方,三小营基地也逐渐被政府收回,但它毕竟留给了我纯真美好的回忆。人总是怀旧的:回眸凝望,便可以荡起心灵深处的涟漪,随着钟声越漂越远,何乐而不为呢?
出门拦了辆黑面的,谈好价钱就上路了。天气不算坏,一片烧焦的秸秆旁,钻出了一丝绿色的春意。司机是个憨厚的村里人,胡茬虽然不短,但挺配他的圆脸。我们夸司机的钱挣的潇洒,他于是高兴起来,一溜烟把我们带到了目的地。
我们先到了子弟二校的旧址,我在那里念了小学的头两年,现在的景象已是面目全非。它曾经要被变成养殖场,不过最终还是基本保留了原貌,虽然已是破败不堪。这位被抛弃的公主,下嫁到了农家,便不得不穿上打着补丁的衣裳,干起了粗活,即使再梳妆打扮,也难现其富贵气质了。
我们随后去了原先的住宅,那是一栋平顶房,院墙和窗户已被拆除,只剩下空荡荡的绿墙围子的一室一厅。曾经被葡萄架盖满了的院子,现在看来是这样的狭小。我想我也曾在这个小院里看着日出日落,背着“乌鸦喝水”,吃着鲜灵水果,玩着塑料水枪。那时的生活,简单而不贫乏,我看不懂父母工作的辛苦,只知道天空每天都是湛蓝的,即便哪天变得不蓝了,下起雨来,也一定是童话般的美丽。
时间有限,我们不得终止潮水般的思绪,离开了旧居,来到了我儿时最喜欢去的一座桥。桥的铁栏杆已经不见了,据说一斤废铁可以一块多钱,那座桥,也的确不短。我匆匆拍了一些照片,便离开了这处令人心痛的残垣断壁。
惶若隔世的快感持续了两个小时,我想我该走了,就让这沓从箱底翻出的旧纸,被抛到空中,让风儿吹散吧。
照片照片……
赞赞
昨夜无睡,想起了童年,想起了.我成长的地方”三小营”今天想找找GOOGLE上有没有它的消息,第一行看到的<>好久没有打开.当鼓起勇气打开时.童年回忆如潮水流了出来.我也不只一次的回过三小营。每每回去心中不由的生出悲凉。情影如上文所说。也许这就是石油人的命运吧,常人可以回去自己生长的地方看看。那里还有朋友。还有自己的回忆。可是我们这些石油子第注定一生的漂流。我还记得上四年级时到农场那里去捉鱼。可是当到那里时。一片片的玉米地以把那里的一切改变,再也找不到我所记忆中的景象。那些回忆也许也只有在我的回忆中才会有了吧!
我每年还会回到那里,三小营。不为什么只是坐在大桥上发呆也会。也算是对以往朋友的回忆,当年可以乘凉的大树没有了。记得那是夏天我们吃冰棒的好地方。在那里我感觉到了人一生的全地程。好象自己死后又回来看看这世界。好象那里的小伙还在那里玩需。好象我以不再属于这个世界。好象我又回到了……
赞赞
兄弟您好:
我想您应该比我年长,因为我三年级的时候就搬到墨其营了,也没能赶上捉鱼的经历,过了几年,基地就逐渐撤出了。
我也特别喜欢那座桥,对于当时年幼无知的我来说,那座桥让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足够的期待。
当年在那里奋斗过的我的父辈们,鬓角上已爬满了花白的头发。这块土地对于他们来说,恰似一本发黄的画册。遮住画册的,是厚重的尘土;被遮住的,是历历在目的一幕幕场景。
真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我像一个被惊醒的曾沉睡了十五年的植物人,睁开双眼,许多事物都被刻上了生硬的年轮,不变的是它们依旧向我张开臂膀,并送出深沉的微笑。
赞赞
我们那里的油田也在枯竭,不少年轻人去了山东,去了新疆,每次回家都觉得那里越来越破败。
赞赞
可能是一方面油田人员臃肿,一方面留不住人才,国有企业的体制问题比较严重。最近几年华北石油前线和后勤部门分拆,似乎取得了一点效果,但还是积重难返。
赞赞
欢迎你再次来到故地,这里是我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子,但我的心是牵挂你们的!谢谢你们石油人给我们带来不管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从别方面,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为我们修桥补路,在这几十年中,是石油人让我们从谈不上温饱的生活中摆脱出来,过上了小康生活,虽说还不是很富裕,但十里八乡的人们已经深切的感受到,如果没有石油人就很难有现在的生活条件,是石油人为我们引导了走上小康的道路,回忆我记忆的那些事情,以前的菜市场,子弟二校是那么热闹的地方,相比现在,已经是不复存在,我也感到惋惜。华北石油选择三小营为勘探基地自有独到之处,我希望石油人能再次回归故地,开发故地,这里的人们需要你们。这里的人们都在盼望早点富裕起来,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不管地理位置还是从别的方面,这里都能做起一翻事业。我在这里呼吁大家建设这里使这里成为物流中心,农产重地———三小营
赞赞
前些年华北石油在经营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我记得那时候经常有人用左手写小字报贴在小区的门口,引来大批人围观,干群关系很紧张。
后来就是分家,我身边的勘探一公司分成了第一钻井工程公司和第一综合服务处。那时候效益都不太好,不过钻井工程毕竟靠近前线,待遇高些,但是风险很大,很辛苦,不少年轻的知识分子为了多赚点钱养家,想尽办法托关系分到钻井工程公司去,然后就是几个月在“前线”打井,不能回家。
我不知道这些是不是撤掉三小营基地的直接原因,但是肯定跟它有关,由于一些原因,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三小营基地的运营成本应该已经不能为企业所承受了,所以才会一走了之吧。
三小营小生,能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吗?可以发信到bluetent@Gmail.com,谢谢!
赞赞
你好:首先谢谢您解开了我一直以来的疑念,我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但是我的好知欲是很强的。我的QQ408044130。
赞赞
呵呵,我比你大不了几岁,还可以无障碍的交流!我的号码是38824299,晚上加你QQ!
赞赞
好熟悉的地名,我离开三小营已有八年,每次总想回去看看,但···看来,是该回去看看了。
赞赞
是该回去看看了!您可能会感到原来住的地方很凄凉!最近喜传上级指示:三小营要建设示范村!三小营地理位置另人担忧这也是没发展的原因!京山铁路以南,龙河以北的三小营不适合任何的项目开发与利用!一个三角地区的尖端怎能有什么发展呢!!!另人堪忧啊!我的见解大家有什么意见!请明细出来!供大家参考
赞赞
都是三小营的!我也是!我老做梦回三小营!有加我的号的朋友加50848252!那天去三小营排了好多照片!
赞赞
还真有三小营啊!小时侯的感觉确实很好,生活安逸快乐.感觉时间过的很慢,不象现在.我有一个疑问,二校初中和小学分开另建听说是老生嫌我们这些小孩太吵的缘故.是不是这样.害的我上初中后还要跑到南区去上.
赞赞
照片!照片!照片!照片!照片!谁发上来!
赞赞
我估计不是吧,如果仅仅因为吵,肯定不会这样大动干戈。
你有联系方式吗?留一个给我吧。
赞赞
照片在我家的电脑上,你留个邮箱我发过去好啦。
赞赞
好久没访问了,今天有空近来看看 又有新内容了 不错不错
赞赞
呵呵,欢迎常回来看看。
赞赞
今心情很烦躁,无事上网看看三小营的文章。一些往事在心底不断的升起,那烦躁的心也好了许多。如果再能上传相片与就是最好的了。
赞赞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改天我们一起回去看看吧。
赞赞
时常想起的地方,让人怀念的童年!通过你们使我了解了很多故地的情况
赞赞
我是三小营村的人,虽然没有你们的那么多感慨,但随着石油队的撤走,也觉得空落落的。qq:975819043(加我时告诉我是三小营的就行了)
赞赞
我也是三小营的
赞赞
那时候你们矿区的炮仗放的特别多,是给我儿时的记忆最深的1
赞赞